仪嫔道:“你看到她们几个头上的华胜了吗?宫里只有妃位以上才能戴华胜,妃位娘娘都是有皇子的。”
有皇子加宫斗。
等于储位之争。
我咽了口口水,默默抓紧了阿柳的手。
不知不觉的,我已经在宫里待了半个月了,这半个月里,皇上一共来了后宫四次,一次陪贤妃用晚膳,顺便问了大皇子的功课,一次陪良妃用晚膳,顺便问了二皇子的功课,剩下两次都宿在皇后那儿。
皇后是皇上妻,多年来恩宠不断,却不知为何只有三皇子一个孩子。四皇子是淑妃所生,据说出生时便难产,还未满月便夭折了,只留下一个封了淑妃、再无恩宠的娘……
以上信息,皆由太监顺子提供。
宫斗,尤其是涉及皇子的宫斗,比宅斗要残酷千百倍,我不太相信是淑妃体弱导致皇子夭折,不过这种阴谋论是不能说出来的,只能我自己暗搓搓大开脑洞,权作调剂生活。
中秋佳节,宫中设宴,邀请皇上的臂膀大臣,和所有昭仪以上的妃嫔参加。
我刚好卡点,成为全场地位最低的一批人——
哦,不,还有宫女艺姬的地位比我低。
我穿着宝蓝色宫装,照例是紧挨着仪嫔坐。皇后坐在皇上身边,夫妻二人正逗着三皇子玩儿,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。
大皇子已经娶妻,二皇子已经跟伴读培养出感情了,三皇子却还是个刚启蒙的稚童,而皇上皇后,一个年过半百一个年近半百……天家之事,果然与寻常百姓不同。
大臣那边,坐着皇后的父兄,两位战功赫赫的李大将军,以及仪嫔的父亲,也就是从记录行军生活的游历诗人做到户部尚书的冯安大人,还有三位最近频繁出入上书房的文官代表——丞相、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。
吏部尚书何老先生是跟我祖父一样的三朝元老,也是淑妃的外祖父,只是他能力强,眼光好,站队迅,且儿子有出息。
吏部尚书之子何钧,当年的殿试探花郎,现任工部尚书,最近去监督泉州渠的收尾工作了,要到年底才回来。
我座位离得远,几乎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,只看见上头的男人们推杯换盏,高位妃子笑语盈盈,吏部尚书抚着白须,颤颤巍巍朝李家将军的方向敬了杯酒。
我转头看歌舞,却现我根本看不到舞姬的正脸,丝竹班子倒是离我最近,吵得慌。
昭仪的菜色,自然也要比其他嫔妃糙一些。
皇上突然冲仪嫔说了句什么,仪嫔起身行礼,又敬了杯酒,皇上笑着看到了仪嫔旁边的我,眼里闪过一丝茫然。
我能理解,毕竟皇上年纪也大了,又没跟我见过面,不可能仅凭画像就记住一个没什么特点的昭仪。
我起身行礼,主动自我介绍道:“妾身陈家女,今年春末入宫,位列昭仪。”
皇上笑了两声,摆摆手,我和仪嫔一起坐下了。
兴许是因为没认出自己正值青春妙龄的嫔妃,对我有点儿愧疚,宴会结束后,皇上赏了我一些东西,不过还是没召幸我。我比长公主还要小几岁,皇上想来也下不了手。
我让阿柳把皇上赏的金银饰收起来,瓜果点心和殿里的奴才一起分吃了。我进宫数月都未得皇上宠幸,有几个心气高的奴才已经另寻明主,我殿里除去阿柳,统共只有一个太监两个宫女,不过这样也好,宫人不在数目多少,关键还是要忠心。
中秋一过,下一次宫宴恐怕就是在年了,前朝后宫风平浪静,我无所事事地混了一个多月,直到九月二十那天。
兵部尚书弹劾皇后父兄,李家两位大将军贪污军饷,结党营私。
朝野震惊。
谁人不知李家的两位大将军战功赫赫,既为皇后父兄,又是皇上的左膀右臂,前不久才参加过宫里的中秋宴,还被桃李满天下的吏部尚书何老先生敬了酒。
皇上下令将两位大将军收监调查,由年轻的刑部侍郎主审此案。
众人皆赞皇上英明,不徇私情。
中秋宴那天的云开月明之景犹在眼前,如今已是山雨欲来乌云压城了。
第2章李氏倾覆
刑部侍郎赵方清是两年前皇上钦点的状元,他的文章被吏部尚书拍着桌子夸了整整一个时辰。
赵方清出身贫寒,人却生的十分俊美,两年前,穿着状元红袍的赵方清骑白马游街,半个京城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出门来看,整条状元街香气扑鼻。二姨娘带我们去看热闹,霞飞两靥,眼神氤氲,仿佛梦回少女时代。
赵方清是秀,满腔忠君报国的热血,皇上让他查案,他就把李家大大小小的事查了个底朝天。
天启元年,李老将军辅佐二十四岁的皇上登基,皇上处死钱太后,斩除乱党,肃清朝堂。
天启三年,突厥进犯,李老将军自请出征,捷报不断。
天启十年,突厥灭国,李老将军班师回朝,封大将军。
天启十三年,李小将军强抢民女,李老将军强压下此事。
天启十四年,李老将军带嫡子李小将军南下,平定百越,南蛮,屡战屡胜。
天启十七年,李老将军与李小将军班师回朝,李小将军受封大将军。
天启十九年,三皇子满月宴,李小将军酒后奸淫宫女,皇后瞒下此案,同年冬,李小将军自请驻守边关。